“这是一次"问题回应式"的立法进程。”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司长张建华详细阐述了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商标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张建华说,商标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已进行过两次修改,但目前仍有一些内容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社会反映比较突出的三类问题,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均给予积极回应:一是进一步方便商标申请人注册,二是进一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商标侵权的处罚力度。
长期以来,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是社会普遍反映的问题。自2008年以来,工商总局商标局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商标注册审查周期由36个月缩短到了目前的10个月之内,达到国际水平。但在进一步简化程序、缩短周期上,仍有潜力可挖。
商标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恶意抢注、“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往往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制加以扼制。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十分关注这一问题,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有望专门增加有针对性的规制条款,禁止恶意抢注已在先取得并使用的商标。
前两次商标法修订均涉及保护商标专用权内容,这次也不例外。解决对商标侵权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被列为商标法第三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之一。
据张建华介绍,商标法第三次修订有望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对商标侵权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一是增加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侵权种类。如未经许可将他人商标作为企业字号或商品名称、帮助他人实施商标侵权等,有望被纳入商标侵权行为。
二是提高法定侵权赔偿数额。侵权行为的赔偿上限有望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
三是加大对重复侵权的处罚力度。如对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的,予以从重处罚。
四是减轻被侵权人的举证负担。商标法第三次修订有望明文规定,必要时可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账目、资料等。

以上信息由中国商标网、商标注册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tmr.cn |